2022年9月28日,受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委托,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主题为“法典化和法律体系”的在线研讨会。
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都面临着以下挑战:法律必须对技术进步所造成的日益复杂的情况进行规制。对此,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法典化,即对某一法律部门进行系统有序的最终法律规范化。法典化在德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民法典》、《德国刑法典》以及《德国社会法典》可以作为其最好的诠释。而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对于中国法典编纂而言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技术进步、政治以及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对现行法律进行持续的审查,必要时需要进行法律现代化和法律清理。
本次在线研讨会为中方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德国法律体系的契机,并有机会和德方专家共同探讨法典化的优势、劣势以及法律规范如何应对新型复杂情况的问题。
中德法律合作项目项目主任汉马可博士致欢迎词后,研讨会由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一级巡视员贾红梅女士主持开幕。
第一位德方专家哈勒-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的温弗里德·克鲁特教授在其报告中全面展示了德国的法律体系,其中涉及公法和私法的区别、法典化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德国如何进行法律现代化和法律清理。
第二位德方专家尤里乌斯-马克西米利安-维尔茨堡大学的埃里克·希尔根多夫教授的报告则是以目前热议的《欧盟人工智能条例》草案和德国2021年7月起生效的《自主驾驶法》两部法律作为实例。
研讨会在两个报告后进入热烈的提问讨论环节。重点涉及对某一部门法的大量规定进行法典化的难点、立法机关如何考量行政机关职责的改变、强化法律以及行政机关的监管是否会阻碍技术进步以及在德国投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宪法界限等问题。
在研讨会结束时,贾红梅女士表达了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立法领域同德方继续进行深入合作的愿望。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将为中德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持续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