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能源安全是全球能源向低碳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过去一年里,中德两国都曾面临过能源安全的危机:2021年下半年和今年夏天,中国曾出现过能源和电力供应短缺;而德国也正在面对紧急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短缺问题。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中德两国均竭尽全力,采取相关的措施,包括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及改善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电网系统的运营来支撑能源安全。
2022年8月31日,在国家能源局(NEA)、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BMWK)和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的支持下,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及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携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法律分会,共同主办了 “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德能源法律政策”研讨会。
来自中国国家能源局、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司法部、德国驻华使馆的政府官员,德国能源署(DENA)、中国能源领域的央企和中德两国学术机构及智库的能源和法律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中国国家能源局法改司副司长梁志鹏先生及德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于娜(Andrea Juenemann)女士分别代表中德政府致辞。双方均表示中德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针对能源相关的法律框架进行深入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并呼吁中德两国携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保护全球气候,促进全球繁荣。
会上,来自德国能源署(DENA)的Tim Mennel博士介绍了欧盟与德国能源发展和气候保护相关的政策框架、具体目标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德国的政策和法律对推动其能源转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来自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的杨雷教授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指导原则,以及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梳理了中国能源转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改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所需的立法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参加第一场小组讨论的有:德方的欧洲生态研究所科研及执行总监Camilla Bausch博士和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教授、气候保护、能源和机动车研究院(IKEM)创始人兼主任Michael Rodi博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能源法中心主任李艳芳教授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林先生。该小组讨论了在中国与德国的能源转型背景下,政策和立法在确保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第一场小组讨论由法律项目的项目主任汉马可博士(Dr. Marco Haase)主持。
第二场小组讨论是关于在能源转型期间支持能源系统的法律机制和政策框架。参与者有Christoph Maurer博士,他来自Consentec,一家研究电力和天然气供应方面的咨询公司;以及有Energynautics一家研究和咨询公司的高级工程师Peter-Philipp Schierhorn先生;中方有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尚楠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事执行秘书长李丹。主持人是中德能源转型项目的项目主任Anders Hove。
专家们指出,为推动能源转型,需通过立法来明确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要建立适合能源转型的完善制度和法律框架体系;建议让市场机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建议中国加快对现行《可再生能源法》进行修订,以适应新形势,推动和加速能源转型。
中电联监事长、中电联法律分会会长潘跃龙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中国立足基本国情,不断健全以能源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意见为统领的1+N政策体系,为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梁志鹏副司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国处于能源转型的初级阶段,随着转型速度的加快,会遇到更多新情况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引导。中德两国能源主管部门应加强能源行业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